楊氏太極拳架精義:魏樹人 作

習拳闡要
通常人們學拳。總習慣於先"劃道兒",即按照教拳者所做的姿勢一招一式模仿著比劃下來,而後再從整套拳架的反復練習中去揣摩和摸索太極拳的運動規律與每個動作的內蘊。這樣容易使形體動作先入為主地佔據人的意識,使其長期被羈困在由形體姿勢構築的圈子?,周而復始地苦練僵硬、呆滯的形體動作,幾年甚或幾十年都無法走出這個誤區。

而先師授拳之始,就明確地把拳架一招一式的意蘊內涵告知眾徒,讓大家在接觸拳架之初就開始學習、體會在太極拳中起主導作用的神意氣對形體動作的引領和催促,這樣,人們在初學階段對拳式動作的學練進展速度雖然顯得慢一些,但從真正地掌握和理解太極拳藝的長遠觀點出發,此舉卻不失為一條事半功倍的習拳捷徑。所以,學拳伊始,就應同時掌握每一拳式中的意與形。從一式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到下一式的過程中,意與形必須表?相通,以意導形才能使拳式動作做得閒適自在、輕鬆圓活、毫不僵滯。

這裡尤須引起注意的是:初學者往往偏重于形體動作的走向。因為形體動作顯於外,通過觀察、模仿便可學會;而神意氣的走向隱於內,尤其是在沒有感知神意氣走向的初期階段,的確不易把握其流走的脈絡。習拳者必須按照拳式要領的提示,在反復演練的過程中細心揣摩而逐漸領悟神意氣的主導作用,並使之日趨深入地融貫於拳勢之中。故而在初學階段切忌貪多求快,應使每一式動作都切實體現"意在先""以意導形"的行拳要訣,從而求達"放鬆"這一基本要求的實現。

在這裡尤要明確地指出,形體的開合與呼吸無關。不要牽強地導致"開為呼、合為吸"的拳勢與呼吸相雜揉。從根本上講,這種呼吸方法是與太極拳"放鬆"的基本要求完全相悖的。

練拳時每分每秒都應處於自然呼吸的狀態,與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一樣,應毫不留意何時呼、何時吸,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行拳中不知道呼與吸",俟後才能進入以氣(真氣)運身的階段。

功法層次
凡習練太極拳者,都是從盤空拳架起步的,很少有人一開始就能理解拳架之靈魂-"內功理法"之三昧,俟後雖知內功之重要與必要,卻很難將其融入因長期演練而已然形成僵化的拳架中去,導致功夫進展仿徨不前,屢屢應驗前輩留下的"學拳容易改拳難"之說。這些經驗尤應引起我輩的高度警惕。太極拳是陰陽之道,習練時定要形體動作與內功運作同時進行,才能達到內外兼修之目的,這樣人的體魄是先天之本,而內功是後天之術,不同時習練招與術就不能掌握太極拳"陰陽各半"之旨要,故初學者一定要按照功法的層次要求循序而進。開始學習時要注意初級階段的要求,一切從無開始,不單要注意身形手勢的到位,更要注意身形手勢的一舉一動都是依內功理法而行。遵循前輩指引之"招中有術"的途徑,逐步進入"術從招出",才能體現招與術相輔相成的關鍵所在,這樣一步一步進入從無到有階段,逐漸瞭解、體現內功理法之必要性與重要性。

拳架介紹以中級階段內容為主,講述諸多理法的體現方式來引導人們在行拳過程中認識並掌握它。在這個從簡到繁的過程中,應極為注意要依賴"心勁"。前輩有"運用在心,有心不用何時曉"的說法,這裡的心並非是指心臟之本體而言,是指胸前十字的中心處,雖至今科學領域尚未能透徹地解釋這種"心勁"之原理,但它確是生髮奧妙之源泉。

高級階段要從繁到空,達此境界需循序漸進地揣摩自悟,不是用言語所能解釋清楚的。功至高級階段,如同"車到山前必有路"一樣,它是漸行漸深地進人太極佳境的,終至隨心所欲。故前輩講太極拳練到一定的境界時,則棚、捋、擠、按皆非似,即?非?,采非采,每一舉動都有多種內勁混融相抱,無一不是神意氣變化之所為,手非手,足非足,全體透空,進入化境。

練拳宜靜
練習太極拳,極需擇一安靜的練拳場所。避開外界干擾,專心致志地在內外皆靜的狀態中探究拳勢理法和各種勁法。

盤拳過程中不要有音樂伴奏,否則很難做到心靜。心不靜則意難專,尤其初學者更是如此。在四外皆靜的環境中,容易進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行拳狀態,收到滿意的練習效果。

內功理法釋要
練習太極拳必須要內外兼修、融陰陽為一體。欲求太極內功,必須先掌握符合太極拳原理的練習方法。內功理法是培養神意氣的必由之路,所以傳統太極拳的行拳走架既講究身形手勢,更注重內功理法。二者絕然不可分割。

有很多學練太極拳者因循一種不正確的習拳方式,即先學套路,待套路熟練之後再探研理法,孰不知恰是在如此反復習練毫無理法的空拳架過程中,身形手勢已經認同了僵滯有力的錯誤運動方式,待到想要探究理法時,這種含有僵滯之勁的運動方式已然積習成弊,鑄成了很難排除的障礙,以至於日後雖長期盤拳,內勁卻總也不能運化,更無法企及豁然貫通的境界。

先師傳留下來的正確教拳方式是從一開始就講明拳架理法,注重以理法引導身形手勢的正確運行。拳架之理法對各個部位都有明確的指導意義,遵照先輩傳留下來的寶貴經驗循序而進,才能儘快地步入正軌以求深造。

楊式太極拳注重內外兼修,要求每招每式中都要有術,術又必須由招式退出。招與術互相依存而相輔相成。不可以先練招後學術,亦不可光學術而後練招。初學時外形招式通過模仿會先掌握,而內功理法由於看不見、摸不著而不易得其要領。因為在初學階段神意氣不聽人的意識調遣,招與術的融通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學者首先要注重在理法上悉心研究。

拳架中每招每式的演練都要做到拳論所說的"意在先",自姑至終都是以意念引導形體的運行,絕無片刻隻在走"空架子"。譬如當"起勢"尚未抬手之際,而由靜極而生動的起勢意念早已開始在周身醞釀,使各部位的內功理法依序到位。

當拳架練習進入中級階段後,理法頗為繁多,每種招式都有一種固定的理法,此式與彼式間的理法又能相互變換和衍生。當進入較高層次後,理法的互蘊互變是自然產生的,無須大腦思考。先師曾講,在演練拳架時,招與術相互配合到能隨心所欲時,會自然演變出現一種奧妙。全體透空、無我無為之境界是從培養手與腕的柔軟開始的,一舉一動要完全依賴拳架理法的引導,而後方能逐步進入鬆散通空的階段。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