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廿)
形體、動作、招式,恩師簡稱它們為陽。意念、氣勢,招中術無形的東西簡稱為陰。有形與無形相互結合才能叫「太極拳」。只有意氣沒有形體的東西去配合,那是特異功能。意氣若是我刻意的運用、指揮,叫它陰中陽。其後自然產生的變化稱為陰中陰,意在先、以意領形、重意不重形,由有意、刻意、到意淡、到自然、再放空,全都是必須按步就班,循序漸進。
我們這派比較不注重腳下重心。因為我們的重心隨著心意跟狀況而變換,練習久了,自然而為,再往下練是不管重心,沒有腳,可以處處是腳,這正是楊家太極拳中所謂的「移形換位」,只講究意氣之功,完全不管形,練到程度,通通只在外面,只有神定,不管中定。我相信這樣寫,必然招致批評,但這確是我肺腑之言。
基礎先從身中垂直線的進、退練起,假設我們所站步子為1、5點中間為3點,形體在2、4點間移動,身中垂直線之意在3點前後移動,動作向前,身中垂直線之意要移到3點後。動作向後,身中垂直線之意要移到3點前,這就是開合相寓。等練到程度之後,再意想鐘錘擺盪,也是另一種開合相寓。鐘錘先動,身形再動,欲向前,須意想鐘錘在對方襠下,鐘錘蕩回,我方可前進。反之,鐘錘從身後蕩出,我才可後退,意在先、開合相寓,等程度高時,鐘錘可以隨意擺動、旋轉、浮、沉、出現、消失,我只管鐘錘,不管身體,所謂避實就虛,身體才能慢慢放空,輕鬆自在。
開合相寓可以靈活應用,可同時、也可先開後合,程度高時,還能夠先合後開,早就合好等著開。開合相寓可以在身中垂直線、鐘錘、腳底,甚至是胯圈、心意。意念先,形體自然相應,勿管威力、效果。因為一旦顧及威力、效果,對方容易察覺,若遇對方功體強,不後退時,大部分動量是折回來的,而滲透、貫穿的只有一小部分,所以前輩說用意不用力。可是這其中到底有沒有用力?當然會有。但是我不管,也不知道,這就是北京汪、魏傳承楊氏太極拳的心法。
我們這派比較不注重腳下重心。因為我們的重心隨著心意跟狀況而變換,練習久了,自然而為,再往下練是不管重心,沒有腳,可以處處是腳,這正是楊家太極拳中所謂的「移形換位」,只講究意氣之功,完全不管形,練到程度,通通只在外面,只有神定,不管中定。我相信這樣寫,必然招致批評,但這確是我肺腑之言。
基礎先從身中垂直線的進、退練起,假設我們所站步子為1、5點中間為3點,形體在2、4點間移動,身中垂直線之意在3點前後移動,動作向前,身中垂直線之意要移到3點後。動作向後,身中垂直線之意要移到3點前,這就是開合相寓。等練到程度之後,再意想鐘錘擺盪,也是另一種開合相寓。鐘錘先動,身形再動,欲向前,須意想鐘錘在對方襠下,鐘錘蕩回,我方可前進。反之,鐘錘從身後蕩出,我才可後退,意在先、開合相寓,等程度高時,鐘錘可以隨意擺動、旋轉、浮、沉、出現、消失,我只管鐘錘,不管身體,所謂避實就虛,身體才能慢慢放空,輕鬆自在。
開合相寓可以靈活應用,可同時、也可先開後合,程度高時,還能夠先合後開,早就合好等著開。開合相寓可以在身中垂直線、鐘錘、腳底,甚至是胯圈、心意。意念先,形體自然相應,勿管威力、效果。因為一旦顧及威力、效果,對方容易察覺,若遇對方功體強,不後退時,大部分動量是折回來的,而滲透、貫穿的只有一小部分,所以前輩說用意不用力。可是這其中到底有沒有用力?當然會有。但是我不管,也不知道,這就是北京汪、魏傳承楊氏太極拳的心法。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